随着观念的转变,男性也越来越愿意在自己的“脸”上花钱。近年来,像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常见——男人们进美容院,不再只是陪伴,而是成为主角,接受割双眼皮、隆鼻、面部调整等医美项目。从“糙汉”到“精致大叔”,男性对容貌的追求正悄然打破传统观念,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。
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等发布的《中国医美行业2024年度洞悉报告》称,男性市场正加速崛起。2023年,男性在医美消费上的支出同比增加了27%。在接受调研的男性中,43%计划在下一年增加在医美上的消费,这一比例高于女性群体。
那么,究竟哪些男性会选择做医美?医美爆火的背后,又潜藏着哪些社会原因?
医美需求日渐高涨
割双眼皮的男性越来越多
“以前来做双眼皮的大多是女性,现在男性的比例越来越高了。”2月19日,杭州一家美容医院院长张温温告诉记者,她所在机构2021年—2022年接待的男性客户迅速攀升,翻了好几倍,尽管2023年出现了短暂性回落,但2024年呈明显增长态势。
28岁的程序员小张就是其中之一。小张一直因为单眼皮显得眼睛无神,在同事建议下尝试了割双眼皮,“做完后确实精神了不少,连客户都觉得我更有亲和力了。”
41岁的企业高管宋先生,则选择做了面部填充、美白和除皱,“年纪上来了,脸有点垮,想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、更有活力。”
25岁的小李也是男性医美大军中的一员。大学时期,他饱受青春痘的困扰,尝试过吃药、涂药等多种方法,但效果都不明显。在姐姐的推荐下,他选择了祛痘项目。“每次清洁完一块区域,我都得停下缓一缓,还是挺痛的,不过为了好皮肤也只能再忍忍。”祛痘一年后,小李的痘痘已经不再反复冒出,过年回家时亲戚朋友都说“痘痘少了,变帅了”。
做医美会上瘾吗?小李的回答是否定的,但的确存在一种心理,就是颜值焦虑。这是当代年轻人无法回避的问题,“身边的人都在努力变好看,我也要让自己更好。”小李说未来还会考虑尝试植发、去法令纹。
有报告显示,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医疗美容市场之一,市场规模持续攀升,预计到2027年将接近1万亿元的规模。报告还特别指出,男性消费者正在快速增加,中国的“老爷们”们也开始关注护肤、修饰和放松。
男性医美需求正在呈现多元化趋势。张温温介绍说,男性青睐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毛发类和皮肤类,如发际线后移的困扰,刷酸、光子嫩肤、水光针等,此外抗衰类项目如热玛吉、超声炮等也备受追捧。手术类项目中,隆鼻和双眼皮手术较为常见。值得一提的是,能够帮助男性打造胸肌、腹肌等理想体型的抽脂塑形手术,也逐渐成为趋势。
男性医美火爆背后
职场与社交的双重压力
男性医美的兴起并非偶然。职场竞争加剧和社交媒体的普及,让“颜值即竞争力”的观念深入人心。“现在无论是求职还是谈生意,第一印象都很重要。”企业高管宋先生接受采访时坦言,“形象好了,自信心也会提升。”
此外,社交平台上“颜值博主”的兴起也让更多男性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。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上,不少男性博主分享自己的医美经历,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恢复,详细记录整个过程。这种“现身说法”的方式,让更多男性打消了对医美的顾虑。《2024大健康行业营销白皮书》中,涉及保健品、医美服务和家用医疗器械领域的问卷显示,近80%的受访者表示社媒平台是知晓新产品的重要渠道。
在采访中,有美容机构出具了这样的数据:近四年来,该院男性消费群体20—30岁年龄段占比为达到了53.65%。
“这个人群更注重自身形象,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,愿意接受新的医美项目。”相关负责人说,30—40岁占比为39.7%,也是消费的重要人群,“此阶段的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,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,也有人是为了改善因为年龄增长带来的肌肤问题。”
男性医美火爆背后,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社会需求。
张温温认为,部分行业对颜值的要求较高,“比如主持人、演艺界明星、博主网红主播、奢侈品店店主、医美机构咨询师等,医美已经成为他们的‘职业刚需’。还有一些高收入人群,如金融界人士,他们有时间有实力追求高品质生活。”
婚恋市场同样影响着男性的选择。婚恋交友App的“3秒滑动决策”机制,让男性对自己的第一印象格外焦虑。“来做医美的男性顾客,为了求职择偶更有优势的学生群体不在少数,这使得医美成为部分男性获取婚恋入场券的方式。”张温温说。
此外,中年危机也是推动男性医美的重要因素之一。蓝奥心理咨询创始人、从业近20年的资深心理专家奥叔说,男性更年期常伴随自我认同危机,医美成为他们重获掌控感的快捷方式。“文眉和植发等项目尤其受到中年男性的青睐,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改变来重塑自信。”此外,医美行业的资本焦虑也不可忽视,机构“精英男士的自我管理”等话术围猎,进一步诱导男性踏入医美行列。
行业乱象不容忽视
消费者权益应得到更多保障
然而,随着男性医美需求的激增,行业乱象也随之而来。一些无资质的美容机构打着“低价”“快速变美”的旗号吸引顾客,导致术后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医疗事故。
来源:重庆商报
本文转载自网络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仅供读者参考,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